喷气纺纱的中国喷气纺纱
中国喷气纺设备的引进和使用较早,但发展缓慢。1985年江苏丹阳棉纺厂首次引进了10台日本村田MJS-801喷气纺设备,使用至今已生产1万余吨喷气纱。其后,在湖北嘉鱼、湖北蒲析、山东王莲、河南焦作、广东肇庆、天津西北等地累计进口133台。2000年,原国家纺织工业局为推广这项纺纱新技术,实施了“引进新型纺纱技术--喷气纺设备”的试验性项目,选定8个省(市)的9家企业,分别引进日本村田802H型喷气纺纱机10台。目前,上海第十七棉纺厂和江苏通裕集团有限公司引进的设备已到厂,其它厂家的设备也将在年内投入使用。
中国是一个棉纺大国,有棉纺锭3380多万锭,喷气纺8956头,加上引进的90台,也只有15436头,仅占美国的10.4%。喷气纺在中国仅占总纺纱能力的0.04%左右,剔除60台外资设备供直接出口,国内市场的覆盖率更小。 一 引进喷气纺设备,价格高,项目投资大。以1万锭环锭纺设备作类比,采用喷气纺设备,投资高出环锭2-3倍。
二 中国喷气纱应用的面窄,喷气纺的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应用,中国喷气纺主要用于针织,机织使用较少。没有能开发出具有特色的喷气纱(如仿麻纱、花色纱、包芯纱)及其后道产品。喷气纱及其后道产品缺乏良好的开发和应用是国内喷气纺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喷气纺是一种新型的纺纱技术,中国拥有量不多,其产品还不为纺纱、织造、印染及服装企业所熟悉,也不为市场开发人员和产品设计人员所熟悉,效能还没有充分发挥,需要纺织企业和科研部门,需要工艺技术人员、产品设计人员和市场营销人员的共同探索和不断努力。
1、加大对喷气纺纱技术的宣传普及。
在中国,喷气纺还处于市场初始化时期,人们对此有一个认识和熟悉的过程,需要进行基本知识和产品应用的宣传普及,以扩大影响。除生产企业作出努力外,纺织行业协会组织一些发布会、展示会、推广会、研讨会等,逐步普及喷气纺纱技术,让织造、印染、服装和对外贸易的企业,让产品设计人员和外销人员了解和熟悉喷气纺的特殊性和用途。这是推进喷气纺技术不断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2、喷气纱的应用开发是关键。
技术发展的落脚点是产品,喷气纱相对面料、成衣来说是一个中间产品,必须围绕后道的需求来进行产品开发。中国有些厂家利用喷气纺开发了很多种类的喷气纱,不知道去做些什么产品,也不知道用户在哪里。所以,发展喷气纺,产品开发是关键,而喷气纱的应用开发是关键中的关键。
3、产品开发应以市场拓展和替代性开发为主。
国际上喷气纱的应用面很宽,而中国却局限于针织的某些种类。所以近期喷气纱开发应加大市场的拓展,沿着已成功开发的产品方向(如床上用品、家纺产品等)进行,以替代部分环锭纱,扩大外销的范围。在此基础上,进行差别性、个性化开发,充分发挥喷气纱的特点,开发出环纺纱不能比拟的,具有独特风格的新产品,如仿麻织物、仿毛织物、绉织物、缝纫线等。
4、加强同行业间的交流与协作。中国的喷气纺与环锭纺、气流纺相比数量很小,但也具有相当的规模和能力。中国棉纺行业协会和纺织工程学会牵头组织喷气纺协会或学组,进行同行业间的交流,共同探讨喷气纺技术的发展和产品开发方向。
国产喷气织机厂家日发、咸纺机、中纺机、青岛红旗、金蟀、斯普兰、同春喷气织机开口凸轮是不是一样?要国
目前国内生产喷气织机的厂家如:咸纺机、日发、泰坦、中纺机、天一红旗、海佳、青岛环球、华信、金蟀、同春、引春、普声、斯普兰、和经纬纺机及日发的剑杆织机都是选配的西安滨田的开口机构(自动平综、手动平综和无平综三种及可适应更广范围的十页综)和史陶比尔1351(无平综)系列,还有用的是长方的多臂机。西安滨田一直是专业做开口凸轮的生产厂家,有独立的平面曲线和空间曲线的设计生产能力,为各种进口织机(如津田驹、丰田、毕加诺、费姆)配套开口凸轮及开口部件。近年为纺织厂进行批量的织机改造工程(将曲柄及消极式开口改为积极式开口,碧悉使织机能够织造更高档次的织物品种)。近三年已为国内的悔裤乎江浙纺织集中地南通、吴江、兰溪、常州地区及山东聊城、纯轿潍坊、湖北襄樊地区提供超过12000台的积极式开口机构。我是负责销售的王志伟大家可以一起交流。
|